第73章 亲不下去怎么办(求首订)
“小宁,拍的怎么样?”
李茂森回到剧组,拿起对讲机询问藏在箱子里偷拍的摄象师池小宁。
“还不错,一切顺利。”
池小宁回复说。
“有扑面的吗?”
“有!”
“有几组?”
“有三四组,非常扑面。”
“那就好,继续拍摄,注意隐蔽。”
李茂森结束通话,回头见巩丽笑盈盈地站在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水。
“你们在说什么,什么扑面不扑面?”
“镜头感。”
李茂森坐下来解释给巩丽听,因为是纪实风格的电影,真实性很重要,而最真实的东西就是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场,包括人和物。
在看到这种镜头时,观众会瞬间被镜头里展示出来的场景和气氛冲击到。
这就是扑面的通俗说法。
因此在拍摄之前,他反复叮嘱池小宁、赵小丁,在偷拍时要尽量抓拍到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镜头。
这种镜头越多,电影质量越高。
“这些也是张导教你的?”
巩丽笑道。
“张导?怎么又提他,还当着我的面?”
李茂森玩笑道。
“你乱想什么。”
巩丽快速朝周围看了一眼,见没有人,挥着拳头攘他一下,“我只是随便问问,你就胡说八道,我和张导也没什么关系,你再说我饶不了你。”
“开个玩笑,你怎么还生气了。”
李茂森拉着巩丽的手,任她扯也没扯走,
“我拍电影当然不会只靠从张导那里学到的东西,那点东西拍一部戏就用完了,我现在拍戏用到的技巧大部分是从书上学到的,从国内外电影上看到的,以及在拍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也是我拍摄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因,懂了吗?只要我坚持下去,我的技术就会越来越成熟,也会从走狗屎运获奖的小导演,变成世界级大导演。”
李茂森自信地抬抬下巴。
巩丽望着他笑了笑,拉着他的手臂,问,“你有多久没有亲我了?”
“什么?”
“亲我。”
巩丽指了指嘴唇。
李茂森皱了皱眉,巩丽还在拍戏,也没有卸妆,身上穿着大棉袄,脖子上围着绿围巾,脸上还画着丑妆,与街上的妇女差不多。
这样子让他亲他下不去嘴。
“你嫌弃我?”
巩丽扬起浓黑秀眉,露出气愤的表情,“上次你还说看上我不是因为我长得漂亮,而是有内函,现在我没有内函了?”
“没有嫌弃。可这里到处都有人,叫别人看到不好。”
李茂森看了看左右,现在是中午吃饭时间,剧组演职人员都在临时餐厅吃饭,临时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
巩丽哼了一声转过头去。
李茂森轻轻一笑,捧着她的脸颊接吻。
这段时间两人相处机会增多,晚上经常抱着睡,感情也突飞猛进,要不是巩丽非要个仪式感,
他能跟她时时刻刻黏在一块儿。
本次亲了十几秒巩丽就不让亲了,担心嘴唇红红的,影响到拍戏。
“你可真是个妖精,每次把我惹火之后就撒手不管,你这样做也太不人道了。”
李茂森抱着她不让走,拉着她的手放进滚烫的衣服里。
巩丽咬着下唇,满脸羞恼地低下头不敢看他,但也没有见死不救。
“丽姐,你吃—”
闫小妮推开门闯进来,看到巩丽坐在他大腿上,气氛暖味,她脸颊地通红,端着碗转身走了。
“都怪你。”
巩丽羞恼地瞪他一眼,收回手在他衣服上擦了擦,快步离开办公室,只是走路姿态有点腿软脚软。
李茂森摇摇头,用报纸挡着继续看资料,好在天气冷,过了半个钟头他渐渐恢复平静。
下午剧组继续拍戏。
秋菊和小妹来到县公安局反映情况,听说需要申诉书,她来到街道上找人写申诉书。
“你给俺写个材料吧。”
秋菊挺着肚子和小妹走到写材料的摊子前。
摆摊的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文化,周围坐着许多看热闹的人。
这段戏仍然采用偷拍的方法为了拍好这段戏,他和剧组成员三点多起床在这里布置片场,先在摊子对面安置好三组摄像头位,在屋檐下安装录音设备。
忙碌了五六个小时。
到正式拍摄的时候反而是最轻松的环节。
“死告还是活告?”
摆摊的张老汉问道。
“啥死告活告?”
秋菊问道。
“活告就是多留几条后路,或者多开几个口子,死告就是不留活路,告死为止。”
“那不好,我要活告。”
“那就便宜了,你给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
秋菊吃了一惊,“咋这么贵呢?”
“我写过十几个活告材料,官司都打赢了,还写过六个死告材料,四个判了枪毙,两个判了无期徒刑。收你二十块钱,最便宜的了。”
摆摊的张老汉说道。
“那行,就二十吧。”
李茂森通过耳机听到录音器里传来的声音,点点头,这张老汉表现还不错,
张老汉叫范祥祯,是县文化馆退休职工,平时没事做就在街边摆摊子给人写信写状子。
剧组找到他说明情况,张老汉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过在拍摄前,剧组没有告诉他什么时候开拍,演对手戏的演员是谁,只要他象平时一样坐在那里。
张老汉现在是本色出演。
“cut!””
拍完这场戏,剧组转移到县公安局内部拍摄。
县里公安在读过张老汉写的状子后哈哈大笑,告诉她状子这样些没用,他们会对这件事进行调查,五日之内给她答复。
在公安局拍摄时,剧组的工作得到当地司法部门的大力支持。
警局内场地随便用。
出镜的两位公安都是真正的公安。
局里还准备管他们吃住。
李茂森没有答应,剧组不缺钱,他也不想给地方增加负担。
“李导,百花奖颁奖典礼快开始了,你要不要回去参加?”
下午拍完戏,杨制片找到他说。
“算了,来回一趟要耽搁好几天时间,我就不回去了,你回去吧,我们拿到的是最佳故事片入围,你这个制片人回去正好。”
李茂森笑道。
“那行吧,我一个人回去。”
杨制片知道他工作忙,也不再劝他,叮瞩了几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