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大导演从跟影后离婚开始 > 第92章 批评与赞誉

第92章 批评与赞誉

第92章 批评与赞誉

“李导,电影不会就这样完了吧?”

田状状导演有点替他着急,象是看着他跑百米,前面90米跑的很好,结果在冲刺时摔跤,那可就太糟糕了。

旁边李绍红导演、夏刚导演、谢铁丽导演几个也面色凝重。

“不用急,继续看。”

李茂森摆摆手,不多解释。

在秋菊孩子满月宴上,村里人都来了,村长母亲和媳妇,家里的孩子们也来了,村长媳妇告诉秋菊,村长正在刮胡子,马上过来。

可过了一会儿,李公安跑上门发通知,告诉秋菊村长被抓走了,故意伤害罪,要被拘留12日。

秋菊听到这个消息,快速跑出门,沿着警车的鸣笛声往前跑,看到警车远去,她的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有茫然、疑惑、愧疚、自责“哇!巩丽演的太好了。”

“这个结尾太出人意料了。”

“真是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真不错。”

看到结尾,现场许多观众忍不住发出一声声惊叹,有的赞叹巩丽演技超神,有的感叹电影结尾深刻有力。

也是在这一刻,许多担心电影结尾搞砸的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许多盼望电影结尾搞砸的人失望地叹气。

“王大作家,这个结尾怎么样?”

王晓帅转头嘿嘿笑道。

王作家盯着银幕愣了一会儿,嘴巴动了动,表情比秋菊还复杂。

“这个结局真不错,用这件事讲出了法制和人情的冲突,以及秋菊这类人面临的困境,李茂森真厉害。”

谢飞导演激动地说,

陈导叹了口气,“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李茂森拍电影有些名堂。”

“汪老,这个结局不够直白,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排周主任疑惑地看着银幕汪厂长说道,“这样结尾是用来讲解法律在实施过程中的冲突,秋菊和村长的冲突本可以用乡土社会里的人情来解决,可她偏要诉诸法律,希望司法公正,不要因为村长是官就纵容他;最后法律给她一个公正,她又希望法律有点人情味,放过村长,但法律是不讲人情的,这也是我国在依法治国上面临的问题之一。”

“哦,原来是这样,真不错,很有内函,也具有现实意义,这个李茂森导演很不错。”

一众领导听了解释,连连夸赞李茂森做得好。

电影谢幕,现场掌声雷动,谢铁骊导演、谢飞导演、周主任、汪厂长等人也起身鼓掌,相互庆贺北影厂又出品了一部好电影。

“巩丽,你演的太好了,特别是小妹失踪那场戏,我也跟着看哭了。”

洪恍激动地拉着巩丽说道。

“巩丽,我有预感,你要拿几个大奖了。”

刘小庆拍手看着巩丽,笑盈盈的脸上用力压抑着羡慕的表情。

“巩丽,你太牛了,就你这表演,放在国外也是一流。”

刘索纳冲巩丽竖起大拇指。

“也没有那么厉害,主要是他指点的好。”

巩丽拉着李茂森的手满脸笑容。

“哈哈,都不用崇拜我,反正崇拜了也没用。”

李茂森笑道。

“李导,恭喜你,又拍了一部好电影。”

田状状热烈地恭喜他,还在他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两下。

“轻点!嫉妒可以,但别打人。”

李茂森开玩笑说。

滕文冀导演叹道,“李导,你真牛,说实话去年你在威尼斯上拿到金狮奖我还挺不服气的,我的《棋王》不比《一个都不能少》水平差,现在看了《秋菊打官司》,我服了,你是真的的牛逼。”

“客气客气!你也牛逼。”

李茂森哈哈笑道。

“李导,我要向你道歉。”

谢铁丽导演走过来,表情严肃地说,“一开始项目成立时,我和很多人一样,怀疑你会搞砸这个大项目,可事实证明,我们的怀疑完全是多馀的,你是一个真正的好导演。”

“主任别夸了,我说过我拍电影的本事都是跟你们学的,这是事实,没有你们在前面探索铺路,我也不会走上这条道路,所以你不需要向我道歉,是我该向你还有所有的导演前辈们说声谢谢。”

李茂森谦逊地说道。

谢铁丽导演没有再说话,拉着他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导,你说话怎么越来越肉麻,实际上我更欣赏你过去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态。”

谢飞导演哈哈笑道。

“真的?以前我骄傲一些,你们骂我狂妄,现在我学乖了,你又嫌我肉麻,喷,你们老家伙真特么难伺候。”

谢飞导演、谢铁丽等人愣了下,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有人笑出眼泪,有的笑着扶住座椅。

旁边汪厂长带着几个领导过来,准备找李茂森来说话,正好听到李茂森骂人,汪厂长顿时拉下老脸,这个混帐都成大导演了还胡说八道,太不象话了。

几个领导听到李茂森的话也忍俊不禁,夸赞李茂森导演是个性情中人,难怪能拍出这么精彩这么有意义的好电影。

“这特么也算好电影?刘索纳,你疯了吗?”

就在大家都在称赞《秋菊打官司》时,后排传来一阵尖锐的叫声,只见王作家指着银幕说,

“你们看完《秋菊打官司》不觉得很假吗?现在村里打架,有哪个会跑去派出所告状?还有那个李公安,为了劝和两人,自掏腰包买点心,世上有这种公安吗?

还有秋菊跑到市里告状,一个旅馆的小老板也知道市局长家里地址,市局长亲自帮秋菊处理官司,请秋菊吃饭,还叫秋菊找律师告他,这特么可能吗,这太假了。

要说《一个都不能少》是儿童童话,《秋菊打官司》就是给大人拍的童话故事,这种电影也能叫现实主义电影?狗屁!”

刘索纳无奈地捂了捂额头,她看完电影过来询问王作家几人的看法。

王作家问她什么意见,她说电影很不错。

谁料话刚出口王作家就爆炸了,指着银幕指责电影不好。

“闭嘴!你小点声。”

刘索纳皱眉说道。

“我有哪里说的不对吗?”

王作家转头看向姜导和冯导,还挑地看着前排那个圆头圆脸的死胖子。

王晓帅咧着嘴笑道,“第一个问题我懒得回答你,如果你到地方派出所去过,就该知道这种案子很常见,你要是没去过那就再看一遍电影,在秋菊第一次找李公安时,有个小伙子说他把棉袄往下一抹要过来打架,这个案子是真的,不是我们找的临时演员;

第二个问题,你说世界上没有这种公安,这太绝对了,全国有十几万公安,有空你看看地方感动人物和劳模事迹,比李公安还尽职尽责的人大有人在。

第三个问题你说市局长不可能亲自接待秋菊,还帮她找律师,这不算什么,曾经有领导和掏粪工人握手,市局长亲自接见村妇很过分吗?”

“可这些事都发生在秋菊一个人身上,搞得这种事特别普遍似的,这还不够假吗?”

王作家据理力争。

“王硕,你别说了。”

刘索纳摇摇头,“电影和小说一样,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也不必拘泥于现实,你一个作家连这都不明白。”

“我当然明白,可这部电影打着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幌子,却从头到尾弄虚作假,我还不能说吗?”王作家顿了下,不满地看向刘索纳,“还有你,你一个先锋作家,看到这种弄虚作假的电影你不去批判,不去戳破那些虚假的东西,反而鼓掌称赞,你这算不算同流合污?”

刘索纳笑了笑,冷静地说,“别扣帽子,你只要有心去调查,就能发现《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这类委婉叙事的电影,比那些言辞激烈的先锋小说产生的积极作用更大,这种电影揭露问题的方式虽然不够尖锐,也不够犀利,但效果非常好。

不信你可以调查一下,《一个都不能少》上映后教育部门做过哪些变动,又有多少失学儿童因此受益,看过之后你也许会改变想法。我相信这部电影也一样能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说那些没用,刘索纳,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跟李茂森接触太多,也开始堕落了,真叫人失望。”

王作家冷哼一声,头也不回地离开电影院。

冯导连忙跟着王作家出去,追上他问,“你怎么跟刘索纳闹翻了,你不是喜欢她吗?”

“谁谁说我喜欢他?”王作家结巴一下,说,“我就是觉得她挺酷的,能唱能写,是同道中人,可没想到她会跟李茂森同流合污,真叫人失望。”

“其实吧刘索纳说的也不错,《秋菊打官司》确实挺好的,当然,我是从导演角度分析,不是从剧情来说,这部电影的机构和拍摄手法,各种元素的运用,做的都很成熟,从这点来说,李茂森是一个合格的导演,而不是过去他们说的走狗屎运的导演。”

王作家撇撇嘴角,忽然停下来,“怎么只有你,老姜跑哪去了?”

“他找刘小庆去了。”

冯导挑看大拇指,指了指身后。

“喷,这家伙原来不是嫌弃她年龄大吗,怎么现在又舍不得放手了?”

冯导和王作家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背着手离开电影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