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大导演从跟影后离婚开始 > 第108章 在天才与疯子之间反复横跳

第108章 在天才与疯子之间反复横跳

第108章 在天才与疯子之间反复横跳

《秋菊打官司》电影交流会共持续半小时,当李茂森从台上下来时,身上出了一身热汗。

他从前当导演最讨厌参加这种活动,现在也一样。

但有时候不参加不行,不参加电影就没有宣传和热度,没有热度就没有票房。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暂时的,当将来成了大导演,他可以坐在台上一个字也不说。

“老婆,你感觉怎么样?”

李茂森询问身边的巩丽,由于她在电影里表现不错,现场影评人和电影人也询问了她几个问题。

“我还好,不过我刚才有好几个问题只回答了两句,你翻译的时候为什么说那么多?”

巩丽挽着他的手狐疑地看着他李茂森哈哈一笑,“你回答得比较概括,我怕他们听不懂,就多解释了几句。”

“记者问我们怎么恋爱的,我回答娃娃亲,可你却解释那么多,你是不是在心虚?”

巩丽故作生气地问道。

“没有,我知道你这样说是想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心领神会,当然不会让你失望。”

李茂森笑道。

巩丽轻哼一声没有反驳他。

“李、巩,有时间吗?有几位同行想和你们聊聊。”

于佩尔迎面走过来,身边跟着几位法国电影人,他认识其中三位。

一位是他刚才说的《碧海蓝天》导演吕克·贝松。

今年三十岁上下,拍摄过三部电影《最后的决战》《地下铁》《碧海蓝天》,拿到过两次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提名。

还有《这个杀手不太冷》也是他的代表作,不过还没有拍出来,

今年34岁,法国着名演员,戛纳-柏林两大电影节影后,也是个大美女。

剩下三位男女根据于佩尔介绍分别是,本届电影节评审团成员克莉丝汀·瑞纳女土,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电影手册》编辑斯蒂芬·德洛姆,还有法国演员弗朗索瓦·克鲁塞。

由于主展厅要继续放映其他的电影,李茂森与几人打完招呼后,一起来到影节宫一楼咖啡厅聊聊。

走进咖啡厅时,几人看到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老头子要签名,那老头六十岁上下,衣着普通,头发胡须凌乱,嘴里叼着一个烟斗,看着象个行为艺术家。

他正好奇那人是谁,听到吕克贝松激动大喊“让-吕克·戈达尔导演”。

李茂森愣了下,忽然想起这人是谁,让-吕克·戈达尔,新浪潮电影五虎将之一,从五十年代起出道,先后拍摄过四十多部电影。

代表作品包括《精疲力尽》《芳名卡门》《随心所欲》《狂人皮埃罗》《法外之徒》等,获得过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电影奖最高奖项,

他的电影对世界各国的独立电影都有重要影响。

王晓帅写的剧本《激流8月》就是抄袭《精疲力尽》,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也借鉴了《精疲力尽》,还在《阿飞正传》里用到《法外之徒》的台词。

还有本次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性,谎言和录像带》也明显受到他的电影影响,继承了新浪潮电影的内核精神。

这人也是一位喜欢闹腾的电影人,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里,经常参加学生游行,与法国军警搞对抗。

见这么一位大佬在,李茂森和巩丽也上前打招呼,还叫赵小丁在旁边拍照留念。

前面于佩尔几个打招呼时非常顺利,只是见到李茂森时,戈达尔导演很不客气地说不想跟他聊天。

说看过他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秋菊》,认为他在电影上很有天赋,但不具备反叛精神,

更不敢打破规则,在电影创作时小心翼翼,两人不是一路人,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李茂森也只能耸耸肩膀走开。

“李,你别生气,戈达尔导演的性格很古怪,对待观念不同的人,即使特吕弗导演也会遭到他的白眼和馒骂。”

于佩尔笑道。

“没有生气,只是有点遗撼,我有很多问题想请教他。”

他本来也是个独立电影导演,受到戈达尔和特吕弗等新浪潮电影导演影响比较大,属于隔代弟子,现在见到正主,自然也想聊聊。

但戈达尔导演在看过《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后,断定他是个循规蹈矩的导演,不想跟他聊,他也不能勉强。

“李导演,戈达尔导演说你是一个缺乏反叛精神的人,你是否认可这一点?”

李茂森点了杯咖啡,笑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在八十年代以前,华夏电影主要是传统的样板戏,与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差不多,一个赚钱,一个宣传意识形态,从八十年代开始,华夏主流电影风格才渐渐发生转变,开始学习欧美电影,但受到样板戏的影响,很多导演都无法成功转型。

在这个时期华夏电影分成两种,一种是守旧派,一种是革新派,而我则是革新派目前表现最为突出的导演之一,也因为如此,在《一个都不能少》《秋菊》上映后,守旧派电影人常常在报纸上指责我的电影太过前卫,背叛传统电影,是一个叛徒。

现在戈达尔导演又批评我不具有反叛精神。

面对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指责,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反叛精神,贝松导演,你有答案吗?”

“这个话题很有趣,你们继续聊。”

“好吧,相对于华夏电影来说,你的电影足够新颖,也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但对于法国电影来说,你的电影过于保守,过于体制化,也不具备打破规则束缚的勇气,也许你在下一部电影里可以表现更大胆一些。”

“我会的,但不会是下一部电影,有一句话说,比别人快一步是天才,比别人快两步就是疯子。天才会受到欢迎,而疯子只会被孤立。相比较来说,我更希望是第一种。”

李茂森耸耸肩膀笑道。

“我赞成李导演的观点。”

“是的。”

李茂森看了眼戈达尔导演的位置,意外发现谢导正跟他坐一起聊天,两位大师级导演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中间的法语翻译满脸通红,应该正在为怎么翻译两人的话感到烦恼。

他轻轻一笑,说,“我认为特吕弗导演和戈达尔导演是这两种类型导演的代表,特吕弗导演的电影更受市场和观众的欢迎,包括《日以继夜》《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最后一班地铁》等,叫好又叫座,而戈达尔导演的电影作品越到后期越叫人难以理解,称他为电影上的疯子毫不为过。”

“我赞成这点。特吕弗导演是个很有魅力的人。”

她出道兼成名正是已故导演特吕弗执导的《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帮她拿到奥斯卡金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李导演,我记下了你对戈达尔导演的评价,也许他会喜欢。

“好吧,反正他跟我不是一路人。”

李茂森不在意地说道。

“李导演。”

吕克贝松呵呵笑道,“你说快一步是天才,快两步是疯子,我也认可这一点,但你说起来太容易,似乎你既可以成为天才,也可以成为疯子一样,事实上你可以做到吗?”

“贝克,不用太认真,大家随便聊聊。”

于佩尔见他语气有点冲,连忙从中劝说。

“我没有,”吕克贝松脸色发红,“我见过天才导演,也见过疯子导演,但从没见过有人可以在天才和疯子之间反复横跳,刚才听到李导演的口气,似乎他可以,李导演,你可以吗?”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李导演,请回答贝松导演的问题。”

《电影手册》编辑斯蒂芬:德洛姆兴奋地拱火伊莎贝尔·阿佳妮、克莉丝汀·瑞纳女士,弗朗索瓦·克鲁塞等人在旁边笑盈盈地看热闹。

“你们在聊什么?”

巩丽小声问道。

李茂森耸耸肩膀,简单地概括下当前的形势。

巩丽听得直皱眉毛,叫他低调点,不要说大话。

“李导演,如果说《一个都不能少》《秋菊的故事》展示了你在导演上天才的一面,现在要你拍摄一部电影来展示你疯狂的一面,你可以做到吗?”

吕克贝松导演搅着咖啡杯,似笑非笑地问道李茂森想了下,“我无法展示出我在电影上疯狂的一面,因为即使展示出来也不容易理解,但我可以展示出我在电影上的创新和革命观念,警如我曾经想过,只用一个演员可不可以拍成一部电影。”

“一部电影只有一个演员?这种电影剧情太单薄太枯燥,恐怕没人会去看。”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实验不是吗,根据这个思路,我构思出多个半成品剧本,首先我根据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构思出一个船员在遭遇海难后,在大海上求生的故事。”

李茂森开始讲述电影《一切尽失》的剧情。

这部电影上映于2013年,由好莱坞着名演员罗伯特·雷德福主演,讲的是一名搭乘帆船出海的男子,遇上了暴风雨,失去对外连络装备的他只能弃船求生的故事。

这部电影比《活埋》更有内函,还拿到奥斯卡金象奖提名。

“哇哦,这个故事非常精彩,我认为完全可以拍成电影。”

于佩尔听到他说完,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其他人听了也连连赞叹。

“谢谢!我也考虑过将故事主角换成一名女性,以此来展示女性遭遇的困境和珍贵品质。”

他又讲述改编版《活埋》,故事背景在169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发生的女巫审判案,

有二十多名女性冤死。

故事主角名叫布莱尔,是一名遭到诬陷被活埋的女牧师,她在棺材里挣扎求生,同时借助‘灵媒”与法官、父母、朋友联系,试图向他们求助。

但法官和朋友们都有一个问题,如果她不是女巫,为什么能使用女巫的手段来沟通别人的梦境?

如果她是女巫就该被活埋,为什么要救她?

最后外面的人还是挖出了棺材,在布莱尔以为得救时,黑暗中有人说“烧死她”。

“这个故事太棒了,比前一个更加精彩,更加不可思议,李导演,如果你要把它拍成电影,请一定让我试试女巫布莱尔的角色,我喜欢这种濒临崩溃的角色。”

“这个故事太压抑了,我只是听着就难以呼吸,如果拍成电影,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勇气去看。”

“李,你怎么会想出这么惊悚的故事,比第一个更加叫人难以忍受。”

于佩尔赞叹道。

“李茂森,你说了什么,为什么他们反应这么大?”

巩丽拉着他的手说。

李茂森笑了笑,又给巩丽讲了一遍,巩丽听了也受不了,感觉喘不过气来。

“李导演,请继续说,你还有其他创意吗?”

“当然。”

李茂森又给他们讲述改编版《127小时》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男主角是一个主动寻死的人,他跑到一个充满危险的荒岛上自杀,在自杀失败后突然又不想死了,于是又开始绝地求生。

他又讲了《死在火星上》这部作品,把主角换成女宇航员。

谁知道这家伙满脑子奇思妙想,由一个创意编造出好几个故事,每个都不一样。

于佩尔和阿佳妮几个听了之后,更加欣赏他,

吕克贝松拍拍手笑道,“李导演果然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但这些故事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擅长创新的人,并没有展示出疯子的一面。”

“吕克,这几个故事够好了,非常新颖,非常大胆,对很多电影人来说,李导演的故事已经比天才更进一步,算得上疯狂。”

“是的,用一个演员拍摄一部大电影,这样还不够疯狂吗?

于佩尔也支持李茂森。

吕克贝松本来也没那么生气,可听到几人都支持李茂森,他感到非常不快,

“李导演说他可以在天才与疯子之间反复横跳,这说明他比天才更加天才,比疯子也更加疯狂,象是个全能的上帝一样,现在我希望听到一个更疯狂的故事,上帝也做不到?”

“更疯狂的故事?”

李茂森皱眉想一会儿,笑道,“我除了是导演,也是一名作家,近期我在创作一个比较疯狂的故事,据说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而人类有一种疾病叫短期记忆丧失症,患有这种病的人记忆只有一天,每天早上醒来他会忘掉过去的一切。”

“哇,这个设置很棒,故事也一定非常精彩。”

阿佳妮拍手说道。

“我的故事男主角名字叫李。”

李茂森开始讲改编版《记忆碎片》的故事,《记忆碎片》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成名作,

也是一部非常有创意的独立电影。

故事主角是一名警察,新婚爱妻被杀,他也受到重创,患上短期记忆丧失症,记忆只有一天,

为了报仇拼命搜集记忆碎片,最后却陷入更多的迷局。

这个故事采用新浪潮电影里的非线性叙事,故事情节支离破碎,剧情也非常烧脑。

等他讲完,几人紧紧皱着眉头,好象没完全理解那些绕来绕去的剧情。

忽然身后传来几声响亮的掌声。

李茂森回过头,意外发现戈达尔导演和谢导站在身后,鼓掌的人是戈达尔导演,谢导那边还在等翻译。

“故事不错,你比我预料的有趣一点。”

戈达尔导演叼着烟斗说道。

“戈达尔导演,你现在要不要改变对李的评价?”

于佩尔笑道。

“不需要,我的评价并没有问题,他最多能成为特吕弗那样的导演,却永远成为不了我。”

戈达尔导演摆摆手,满脸傲娇地走了。

“这小子电影拍得不咋地,倒是挺会摆谱的。”

戈达尔导演脚下一个超,差点撞到椅子上。

大家看得哈哈大笑。

“李茂森,你们又说了什么,快点翻译给我听。”

巩丽不满地说道。

“别急,天还没黑,晚上我慢慢讲给你听。”

李茂森拉着她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