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电影拷贝继续大卖
第三场戏是颂莲提着行李箱主动走进陈府大院,跟着管家碰面,被引入‘喜”型的深宅大院里。
在门口处,她遇到正在洗衣服的丫鬟雁儿。
雁儿由史珂饰演,史珂是巩丽同班同学,也是一个很努力的演员。
在排戏阶段,他曾告诉史珂,放开手表演,想办法压制住巩丽的戏,还要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和厌恶情绪。
这样做也符合剧中雁儿的身份。
雁儿是丫鬟,想当太太而不可得,因此十分嫉妒与她同龄的颂莲。
“第3场3镜,开始!”
剧组开始拍摄,这一幕主要是室内戏,时间是傍晚,夕阳照在高大幽深的院墙上,让整个空间显得十分压抑。
颂莲跟随管家走进内院。
“我来拿。”
管家伸手要帮颂莲提行李箱。
“不用,我自己拿。”
镜头切换,远景,两人继续往里门走,从外面进入第三层院子,也是陈府的后宅。
正面镜头拉远拍摄,两人穿过院门,停在院子中间。
“您稍等,我先看一下。”
管家小跑着进屋里。
颂莲放下箱子,注意到一个年轻女佣蹲在角落里洗衣服,她挽起袖子走过去,捧起盆里的清水洗手。
“你是谁呀?”
雁儿问道。
颂莲没有回答,继续在盆里洗手。
“四太太,请进来吧。”
管家在屋里喊道。
“你就是那个四太太啊?”
雁儿满脸敌意地警她一眼,一把抢走颂莲洗手的盆子,把脏衣服丢进盆里用力搓了搓。
颂莲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授授袖口站起来,冷笑道,“没错,我就是那个四太太。你把箱子给我拎进去。”
“cut!”
李茂森站在摄象机前盯着镜头,对两人的表现比较满意。
史珂演出了雁儿该有的嫉妒、倔强,巩丽表现得骄傲和强势,一股子大女主范儿,这也是颂莲这个初出校门女生该有的气质。
“不错,继续保持,下一条!”
张导坐在旁边静静地看李茂森拍戏。
看了几天之后,他也渐渐明白一些东西。
李茂森的电影与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地方更多。
相似的地方主要在剧本选择上,都受到‘寻根”文学思潮影响。
寻根文学兴起于1985年,是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之后的新流派,代表人物韩少功和代表作品《文学的“根”》。
这类文学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查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
而寻根文学在电影上的表现主要是现实主义电影,乡土题材电影,以及批判传统文化的电影。
其中他的《红高梁》,陈导的《黄土地》《孩子王》,李茂森的三部电影都属于这类,此外由状状导演、李少红导演,以及其他第五代导演都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
这也是李茂森电影和他的相似的根源,实际上他们这个时代的年轻导演电影都有相同的内核。
第二点是色彩设计,音乐设计,以及分镜头设计,李茂森的电影也跟他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李茂森也喜欢大红色,喜欢在片中插入乡土音乐等。
第三点,是两人欣赏的演员都一样,他觉得巩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女演员,一位天才女演员,与她合作会让电影质量提升一个等级。
这也是他在跟巩丽合作之后念念不忘的原因。
可惜李茂森太幸运了,比他提前二十年认识巩丽,还跟巩丽订下娃娃亲。
要不是这几个原因,他不认为会竞争不过李茂森。
以上相同点,但不同点更多。
两人拍摄电影的手法,指点演员的方式,对剧组的管理,对镜头的掌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李茂森各个方面做得都不差,甚至比他更娴熟,象是一个拍过几十部电影的老导演。
张导不得不承认李茂森成长速度够快,两年前李茂森还是个屁也不懂的棒槌,两年后他在技术上已成功超过他和许多同届导演。
难道李茂森真是个天才?
张导摇摇头,现阶段能当上导演的人,有几个不是天才?李茂森即使比大家强,也绝不会强多少。
他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李茂森到底强在哪里,有什么办法可以超越他?
只是盯了一周时间,他就有些坚持不下去,主要原因是李茂森这人精力十分充足。
每天天不亮起床在剧组里忙碌,包括检查片场、道具、录音设备、灯光设备、摄象机位,指点演员排练,甚至连剧组的伙食都管起来。
经常工作到深夜才结束。
按照这种工作强度,一般人坚持几天就会累到不想动,可李茂森每天都表现得精神充沛,这一点叫他非常羡慕。
“cut!”
“史珂,吐痰用力一些,要恶狠狠地吐,把颂莲当成仇人,不要太客气。”
李茂森叫来史珂说道。
这场戏是史珂饰演的丫鬟雁儿被分配到颂莲身边服侍。
因为之前见面时闹过别扭,颂莲故意为难雁儿,说她头上有虱子,叫她去洗头,顺便把脏衣服拿去洗了。
雁儿端着盆子出去洗衣服时,对着颂莲换下来衣服吐痰。
在拍这场戏时,史珂表现不够好,缺少那种刻薄的狠劲儿。
“张导,你会演戏,要不你指点一下?”
李茂森看向旁边默不做声的张大导演笑道。
“你是导演你自己来。”
张导摆摆手,偏过头不理他。
李茂森轻轻一笑,叫史珂再吐几遍,选一种最狠的吐法拍下来。
这条戏拍了五遍才通过。
“准备,继续下一场。”
“李导,该吃饭了。”
韩参评喊道。
李茂森看了看手表,也确实到了吃饭的时间,他挥挥手,叫剧组休息,吃完饭继续拍电影。
由于乔家大院很大,院里有卧室、厨房、仓库等。
为节省经费,在拍摄期间,剧组大部分成员在院子里住,厨房也设置在乔家的厨房里。
剧组厨师是从县府食堂请来的大厨,擅长做各种面食,包括刀削面、手擀面、麻食、
饸饹、花卷馍馍、莜面烤佬、石榴馍馍等。
剧组伙食很不错。
“李导,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吃饭的时候,韩参评端着碗在对面坐下说。
“什么好消息?”
“嘿嘿,我刚接到老杨的电话,《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拷贝又卖出两百多个,现在总销量达到1600个,今年国内票房冠军很有可能是这部电影。”
韩参评笑道。
“1600个?”
张导听着皱起眉毛,“这种电影毫无内函,全靠煽情,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看?”
韩参评摆摆手,“也不能那么说,这部电影感情戏处理的很好,细腻,情绪饱满,演员表演也不错,观众在观看时很容易代入进去,你看过报纸就该知道,这部电影被称为年度最催泪电影,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落泪,从这点说,这部电影很优秀。”
李茂森笑道,“老韩说的不错,虽然我也不觉得这种电影水平高,但要让我拍不一定能拍出来,所以说这种电影还是挺厉害的。”
韩参评点点头。
现在电影行业对电影好坏的评价有两个标准,一是票房,二是奖项。
李茂森执导的两部电影在国外拿到大奖,这两部电影无疑是好电影。
《妈妈再爱我一次》上映后受到观众喜爱,票房大卖,也能说明电影不错。
张导拨着碗里的面条说,“李导,《妈妈再爱我一次》大卖,你赚到了很多钱,这对你来说是好事,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在这部种电影大卖的时候,同期上映的电影会受到极大影响,票房会严重缩水,特别是几部水平不错的文艺电影。
如果票房遭到亏损,就会严重挫伤主创人员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我们电影行业的发展,导致电影行业停滞不前。现在你还觉得这种电影大卖是好事?”
李茂森正在大口吃着油泼刀削面,听到张导的话,他本想等吃完再反驳,可巩丽先一步笑了出来。
“张导,别人说这话没关系,你说这话就显外行了。”
巩丽笑盈盈地说,“圈里人都知道拍艺术片的目的是拿奖,来展示导演的思想,而不是赚钱赚票房,这种电影上映后票房不好很正常,如果文艺片主创人员因为票房不好就受到打击,这说明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艺术电影,什么是商业电影,这种人受点打击没坏处。”
“老婆说得好,当导演最怕既要又要,什么都想要,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李茂森赞赏地笑了笑。
巩丽微微一笑,给他碗里添菜。
张导眼角肌肉抽了抽,本来不想再争,可看到对面妇唱夫随的模样,他心里止不住冒酸水。
“李导,从导演角度来讲,难道你希望国内影院里都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这种水平的电影?”
“如果国内影院里都是这种电影那就太好了,人民群众通过电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影视行业人员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还有消费带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李茂森吃着凉拌黄瓜说道。
“张导,你也多吃菜。”
张导还想反驳时,旁边小史给他碗里夹菜,堵住了他的话。
张导急忙看看周围,用眼神示意小史不要跟他太亲近,传出去对双方名声都不好。
“张导,我看你最近比较闲,剧中有一些拍摄院子景色和布局的镜头,你要不要帮忙拍了?”
李茂森问道。
“—好吧!”
张导尤豫几秒点头答应下来,他也想看看在同一部电影里,两个拍出来的镜头差别有多大。
吃过饭,大家效仿晋城人睡了个午觉,睡起来后才继续开拍。
在拍电影时,他也会抽空打电话给杨制片,询问电影发行情况。
《妈妈再爱我一次》上映四十多天,热度仍然居高不下。
从前是观众主动去看,后来学校鼓励家长带孩子去看看,接受孝道教育,据说每个孩子看过电影后都哇哇大哭,不哭的孩子被认为不懂事,会被家长骂到哭。
这部电影算是赚足了观众眼泪。
由于电影热度够高,媒体宣传也比较火热,原本还在尤豫的地方院线纷纷联起手来合资买拷贝,从前各地院线买拷贝经常是十多个,几十个,现在一次性常常要100个以上,以此来享受更多折扣。
还有娄烨、张园等电影推销员深入各地开拓市场,帮忙连络各地院线。
受到这些元素影响,电影拷贝销量快速增涨,从1000个迅速突破1600个,2000,并以极快的速度冲向3000个。
根据媒体预测,这部电影拷贝总销量预计有4000个。
而在过去十年,拷贝数量超过4000个的电影仅有五部,《少林寺》《喜盈门》《庐山恋》《天云山传奇》《405谋杀案》。
这也意味着《妈妈再爱我一次》有机会在国内拿到上亿票房。
李茂森凭借这部电影最少能赚到1500万。
此外电影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在也成为当前国内最热门歌曲,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天天播放,几乎每个中小学生都会唱。
东海音象出版社也跟星耀影业达成合作,以50万块价格拿到歌曲版权,在歌曲磁带上架后,星耀影业可以抽取12销售分成。
这笔收入最少也有200万。
挂上杨制片电话后,李茂森也给钟楚虹打电话,告诉他电影在内地的票房,也询问《妈妈》港岛票房。
目前《妈妈》在港岛上映四周,累计票房681万港币,预计下个月能拿到千万票房。
钟楚虹听说电影在内地大卖,不停夸他眼光好,说跟他合作开公司是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这辈子?太夸张了。”
李茂森笑道。
“一点也不夸张,去年我准备息影创业,很多人劝我慎重,现在正是我事业高峰,这个时候转行死路一条。哈哈,现在《妈妈再爱我一次》大卖,还有《秋菊打官司》在国外获奖,这无疑证明我们星耀影业潜力巨大,我转行的决定也没有做错。”
钟楚虹兴致勃勃地说道。
“肯定没错的,星耀影业正在变得强大功,你也会成为电影行业最有权势的女性。”
李茂森笑了笑。
聊了一会儿,挂上电话,回到剧组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