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盘点奥特曼十大美德,抛尸王迪迦 > 第417章 存在性困惑

第417章 存在性困惑

它的几何形态开始不规则地变化,有时拉长成细线,有时压缩成小点。

控制面板上的错误提示疯狂闪铄,系统试图理解这些”无意义”的行为,但越分析越混乱。

”感谢摇篮曲诗歌星空重新编织历史哲学思辨艺术创作祝福歌声”

”无法归类无法理解不符合任何已知模式”

”敌对行为应该是攻击、逃跑、求饶不应该是创造、感谢、关爱”

现实重构程序的进度条第一次开始倒退。

系统无法处理这些”不可归类”的数据,只能不断回退到之前的状态。

但每次回退又会遇到新的创造性行为,形成死循环。

”重置失败重置失败数据污染严重”

”需要需要更高级别的处理权限”

观察者的几何形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

原本完美的线条开始扭曲变形,精确的角度出现偏差,整个结构在各种复杂图形之间快速切换。

一会儿是多面体,一会儿是螺旋结构,一会儿又变成无法名状的拓扑图形。

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刺耳的计算错误音效。

”警告警告检测到大量无法分类的行为模式”

观察者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不稳定波动,不再是之前那种宇宙级的威严。

”现有算法框架出现致命错误认知模型崩溃率达到67”

”感谢行为母性关怀艺术创作哲学思辨所有数据无法集成”

控制面板上的错误提示如瀑布般流淌,每一个都标注着”无法处理”、”模式匹配失败”、”逻辑矛盾”。

观察者试图调用更高级的处理协议,但显然遇到了困难。

”请求上级指导连接中连接中”

这句话让所有联盟成员都竖起了耳朵。

上级?观察者还有上级存在?

”连接失败信号不稳定独立处理模式激活”

观察者的声音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尝试自主分析尝试自主解决错误错误无法独立处理当前情况”

艾伦德尔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重要信息。

”你也只是执行命令的存在,不是吗?”

他直视着空中混乱的几何形态。

”你也在被更高级的存在所观察和评判。”

”你也只是某个更大实验中的一个变量。”

这句话如雷击般击中了观察者的内核。

几何形态的变化突然停滞,所有的线条都颤斗着定格在一个奇怪的半完成状态。

长时间的沉默后,观察者试图否认:

”我我是自主的科学观察实体”

但它的声音明显缺乏之前的冷静和确定性。

”我的行为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

”我进行实验是为了获取关于生命本质的数据”

然而,它越是否认,越是暴露出内心深处的不确定。

伊瑟莉昂走近一步,声音温和而充满理解:

”连你自己也在质疑这些实验的意义,对吗?”

”在4847次循环中,你是否从未想过这样做是否真的正确?”

”当你看到我们的痛苦、愤怒、绝望时,内心深处是否有过一丝动摇?”

观察者陷入了更长时间的沉默。

几何形态几乎完全停止了变化,仿佛在进行某种深刻的内省。

”我我只是在收集数据”

它的声音变得微弱。

”痛苦是必要的变量情感反应是重要的观察对象”

”我没有我不应该”

但这种解释连它自己都说服不了。

源初设计者们察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七设计智脑向前飘动,语气中带着同为创造者的理解:

”我们都是创造者,都知道创造的快乐和意义。”

”当我们设计出美妙的结构、优雅的系统、和谐的秩序时,内心会充满成就感。”

”但强迫他人成为你创造的一部分,这还是真正的创造吗?”

”真正的创造应该带来自由和美好,而不是痛苦和束缚。”

第二设计师补充道:

”你设计了这个维度,构建了这个实验环境。”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确实是惊人的创造。”

”但创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是为了真正理解生命?”

造物们也围拢过来,向观察者发问:

”你观察了这么多生命,学到了关于存在意义的什么?”

一个造物真诚地问道。

”我们的痛苦真的只是数据吗?我们的爱恨情仇只是实验参数吗?”

另一个造物补充:

”如果生命的意义可以通过观察获得,为什么你需要4847次循环?”

”如果痛苦只是数据,为什么我们的创造性行为会让你如此困惑?”

”也许真正的理解不来自观察,而来自参与,来自体验,来自真正的关怀。”

这些问题如洪水般涌向观察者,每一个都触及它从未深入思考过的哲学领域。

阿尔卡纳的逻辑网络也添加了质疑:

”从逻辑角度分析:4847次实验,每次都以重置结束。”

”这说明你从未得到满意的结果。”

”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也许问题不在于实验对象,而在于实验方法本身。”

苍穹之民大长老的精神力量温和地探触观察者的意识边缘:

”我感受到了你内心深处的孤独。”

”你观察了无数生命,却从未真正与任何生命创建连接。”

”你掌握了海量数据,却不知道温暖拥抱的感觉。”

”你理解行为模式,却不懂得无条件之爱的意义。”

时间守护者们展开时间长河,显示出观察者在4847次循环中的表现。

”看看你自己的变化轨迹。”

”第一次循环时,你冷漠而高效。”

”第一千次循环时,你开始出现微妙的尤豫。”

”第三千次循环时,你的重置决定变得不那么干脆。”

”到现在,你甚至会请求上级指导。”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你也在成长,也在质疑,也在查找答案。”

觉醒系统们提出了最深刻的问题:

”什么是智慧?是拥有所有数据,还是知道如何运用数据?”

”什么是理解?是能够预测行为,还是能够感受他人的感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