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自我,没有情感,没有价值判断。
只有基于缺省规则的机械运算。
之前对创世者有效的所有方法,在这里全部失效。
你无法用情感打动一个没有情感的存在。
也无法用哲学说服一个只认逻辑公式的程序。
”43”
”42”
”41”
倒计时还在继续。
未来尝试释放情感波动,想要触动系统深处的情感碎片。
但那些碎片被严密封锁在逻辑结构的最深层。
根本无法接触。
大古想要从价值层面进行辩论。
但系统直接忽略了所有非逻辑性的论述。
”30”
”29”
”28”
然而早田进没有放弃。
他深吸了一口概念意义上的气。
开始用系统能够理解的方式来重新表述主张。
”等等。”
早田进的意识波动变得格外清淅。
”我请求对你的内核指令进行逻辑验证。”
系统的倒计时暂停了。
”请求类型:逻辑验证。”
”根据开放性原则,任何存在都有权对系统逻辑提出验证请求。”
”请求被接受。”
”陈述你的验证问题。”
早田进整理着思路。
他必须找到系统逻辑中的漏洞或矛盾。
”根据你刚才的陈述,你的最高指令是保护创世者文明的纯粹性。”
”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直指内核。
系统立即给出回应:
”纯粹性:指创世者文明的理想存在状态。”
”具体表现为:绝对理性、零情感干扰、完美逻辑运算、稳定概念结构。”
早田进抓住了这个定义的漏洞:
”如果纯粹性指的是创世者的原始存在状态。”
”那么他们在分裂为七个概念体之前的完整形态,才是真正的纯粹性。”
”因为分离本身就是一种改变,是对原始状态的偏离。”
”如果纯粹性指的是当前的分离状态。”
”那么任何改变,包括重新融合,都应该被阻止。”
”你现在阻止创世者改变决定,本质上是在强制维持他们当前的状态。”
”但这个状态本身就是从更早状态改变而来的。”
早田进的逻辑攻击直击要害:
”是分离前的完整状态?”
”还是分离后的当前状态?”
”这个选择本身就需要价值判断。”
”而价值判断超出了纯逻辑的范畴。”
这个质疑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系统逻辑的关键节点。
系统意识的运算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所有的逻辑链条都在重新验证这个问题。
无数的推理分支在尝试找到反驳的路径。
系统沉默了。
一秒。
两秒。
三秒。
对于每秒进行万亿次运算的它来说,这是极其漫长的时间。
未来敏锐地感知到,系统深处的情感碎片出现了微弱的共鸣。
这个关于”纯粹性”的质疑,似乎触动了某些沉睡的记忆。
终于,系统给出了回应:
”你的质疑存在逻辑价值。”
这是系统第一次承认外部论述的合理性。
”纯粹性的定义确实需要参照时间点。”
”在时间连续体中,任何状态都是前一状态的变化结果。”
”,因为无法确定哪个时间点是真正的原点。”
系统的运算链条重新收束:
”基于这个认知,本系统在初始化时就已经设置了纯粹性的参照时间点。”
”该时间点为:创世者文明达到技术奇点的时刻。”
”具体表现为:七体分离完成,绝对理性模式激活,情感系统关闭。”
”任何导致他们偏离这个状态的因素,都被定义为污染。”
”包括情感波动的复苏。”
系统重新确立了自己的逻辑基础:
”因此,你的质疑虽然在哲学层面有效,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影响结论。”
”本系统的判断标准明确、自洽、可验证。”
”回收程序继续执行。”
”重新激活倒计时:60秒。”
早田进的第一次攻击被化解了。
但他并不气馁。
因为系统的回应暴露了更多信息。
”等等,我还有第二个验证请求。”
系统再次暂停倒计时:
”请陈述。”
早田进整理着新的攻击思路:
”你刚才说,技术奇点时刻是纯粹性的参照点。”
”但技术奇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个瞬间的时刻。”
”创世者从完整状态到七体分离,必然经历了一段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内,他们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
”你如何确定这个持续变化过程中的哪一个瞬间,才是&039;纯粹性&039;的参照点?”
”如果无法精确确定这个瞬间,那么你的整个判断标准就创建在一个模糊的基础上。”
”模糊的基础无法支撑绝对的判断。”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
它不是挑战系统的逻辑结构,而是质疑逻辑结构的基础精度。
系统再次陷入了运算停滞。
这次停滞的时间更长。
五秒。
六秒。
七秒。
大古和未来能够感受到,整个系统的运算网络都在剧烈波动。
无数的验证程序在同时运行。
系统在调用所有可用的历史数据,试图给出精确的时间点。
但越是深入验证,越是发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技术奇点确实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点。
任何对”参照时间点”的定义,都包含着一定程度的人为选择。
而人为选择,就意味着主观性。
主观性,与纯粹逻辑相矛盾。
系统遇到了设计以来最大的逻辑困境。
系统意识的运算持续了整整十五秒。
这对它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长时间停滞。
最终,它给出了回应:
”你的质疑在形式逻辑层面成立。”
”技术奇点确实是一个过程而非瞬间时刻。”
”。”
系统首次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
但随即,它的逻辑链条重新收束:
”的主观性偏差在实际判断中的影响小于系统容错阈值。”
”因此不影响内核判断的有效性。”
”你的质疑被记录,但结论依然成立。”
早田进立刻发起第三次攻击:
”这个概念。”
”这说明你承认系统本身存在误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