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在朝中的处境愈发艰难。这日,一封来自边关的紧急军情奏报递入宫中,内容涉及军粮调配和边境布防的疏漏,本是由另一位官员主要负责,但三王爷一党却趁机发难,巧妙地将部分责任引向了曾参与前期议定的萧煜,指责他“督导不力”、“贻误军机”。
皇帝本就因前事对萧煜心存不满,此刻更是龙颜震怒,虽未立刻重罚,却在朝堂上当众严词斥责,并下令削去了萧煜手中一部分关键的兵权,交由三王爷暂代管辖。此举无疑是对萧煜威望的沉重打击。
下朝后,与萧煜交好的一位老臣悄悄拉住他,低声叹息道:“世子,近日还是暂避锋芒为好。林尚书那边咬得紧,三王爷又……唉,陛下正在气头上。”
萧煜面色平静,只微微颔首:“多谢大人提点。”但紧抿的唇角和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冷冽,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涛汹涌。
回到书房,萧风早已听闻消息,焦急地等侯着。见萧煜进来,他连忙上前:“世子,三王爷的人已经去兵部接手了……”
“知道了。”萧煜打断他,声音听不出情绪,“吩咐下去,我们的人,配合交接,不得有误。一切,等陛下气消了再说。”他走到书案后坐下,拿起一份公文,却久久没有翻动一页。独自一人时,那强撑的镇定才卸下,疲惫如同潮水般漫上他的眉宇。
晚膳时分,他依旧准时出现在听竹苑。饭菜摆上,他沉默地吃着。苏微雨敏锐地察觉到今日他周身的低气压比往日更重,甚至连刻意维持的平静都难以完全掩盖。她注意到他几乎没动几下筷子。
她尤豫了一下,盛了一碗温热的汤,轻轻放到他手边。萧煜似乎怔了一下,抬眼看向她。苏微雨移开目光,低声道:“喝点汤吧,灶上一直温着的。”
萧煜看着那碗汤,又看了看她,沉默片刻,端起来慢慢喝了几口。整个过程,两人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但一种无声的关怀和接纳却在空气中缓缓流动。
饭后,他照例去看孩子。小萧宁似乎也感受到父亲情绪不高,难得地没有咿咿呀呀,只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萧煜伸出手指,孩子立刻用小手紧紧抓住。看着儿子纯净的眼眸和全然依赖的动作,萧煜紧绷的神情终于柔和了些许。
他没有象往常一样很快离开,而是多坐了一会儿。苏微雨在一旁安静地做着针线,没有打扰他。屋内烛火跳动,气氛竟有种劫后馀生般的宁静。
直到夜深,萧煜才轻轻放开孩子的手,替他掖好被角,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他脚步顿住,却没有回头,只是声音低沉地说了一句:“外面的事,不必担心。照顾好自己和宁儿。”
说完,他便掀帘出去了。
苏微雨望着晃动的门帘,心中那丝心疼和担忧愈发浓烈。她知道他正在经历艰难的时刻,而他选择独自承受,却将这一方小天地隔绝在外,甚至给了她一句笨拙的安抚。
她忽然觉得,这座华丽的牢笼,似乎也因为他的存在和此刻的脆弱,变得不再那么冰冷绝对了。未来的路依旧迷茫,但至少此刻,他们之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风雨同舟的意味。而镇国公府外的风浪,正愈发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