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论坛吵成一片。
江鑫身为管理者,以及这款《明末饿殍ol》的名义“开发者”,拥有权限也是正常。
于是他时不时浏览玩家的反馈,以及删掉一些负面评论,比如北风ad与磕格勃这两人。
偶尔给个禁言,或者提醒玩家别聊的过火,小心游戏404之类的话语。
等论坛逐渐熄火,玩家们上学上学,上班上班,论坛静下来。
江鑫这才回去龚店堡,寻找李田六。
询问道:“你有办法组建商队前往叶县吗?我需要大量糖料用于制作炸药,也需要硫磺硝石。”
李田六闻言,沉默半晌。
随后回答道:“若是商队进县城,倒是没有太大问题,只不过要交的钱不少,而且咱们龚店堡也没钱了,买不了货物。”
之前商队进城有问题,是因为流寇。
如今五龙寨被江鑫揍得鼻青脸肿。
估计短时间不敢招惹龚店堡,毕竟五龙寨前后死在江鑫手中的流寇,至少有上百人。
五龙寨损失惨重,就不太敢对他们下手,何况还有玩家保护,更加不成问题了。
“这是个问题,不过咱们在流寇身上收缴的麻衣草鞋还有其他玩意,也能出售。”
江鑫回想起流寇身上收缴的砍柴刀,小刀,绳索,还有一些吊坠,首饰之类的。
这些东西都能卖钱。
毕竟龚店堡的仓库已经挤压大量东西。
玩家伏击流寇之后,就会将他们剥光光,一点东西都不剩,然后江鑫出积分将这些东西收购下来,给玩家保持一定的收入。
同时,增加积分的流通,使得龚店堡内部的货物在玩家之间流通。
所以,现在这些流寇的东西堆了不少。
李田六思虑了一会。
这才说道:“若是管理者大人,能将鱼干销售给堡民,咱们可以筹集到一笔钱,堡民还有些钱,就是买不到粮食,”
“至于从流寇手中缴获的东西,能卖出多少都得看命,毕竟县城不缺这些东西,所以很难说的准。”
李田六给江鑫提供思路,同时,也说出问题。
江鑫点点头,这才道:“咱们可以降价倾销,反正这些东西都是从流寇身上获得的,代价不大,就是废几名玩家罢了。”
“废玩家?”
李田六似乎听见不得了的东西。
江鑫干咳一声,“你听错了,就这样决定吧,明天筹建商队,我会派一些玩家跟随。”
“好的,管理者大人。”
李田六颔首,他这把老骨头,还能为龚店堡散发一点余热,也是不错。
这时,他似乎想到什么:“管理者大人,有不少村民,想要耕种。”
“那就让他们耕种,不过让他们将田集中在一起,不然日后流寇攻打,我可来不及保护他们。
“好的,只不过,有些堡民种粮不够。”
“我可以借给他们,但需要他们用这种来贷款,当然都是无息贷款。”
江鑫说话间,就将筹码倒了出来。
哗啦啦的声音在屋内回荡着。
这筹码并非普通的散装货,而是世界博彩业发达城市的赌场,最喜欢用的筹码。
abs塑料材质,磨砂质感,皇冠图案,内部填充陶瓷,筹码相互敲击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同时,它色彩斑斓,每个大小数字的筹码样色不一样,识别度很高。
这种东西放在明末,几乎是无法仿制,能够完美的替代货币。
毕竟明朝不管铜币还是白银都相当劣质。
明朝为了超发铜币,将铜币掺杂,导致铜币脆,易折断,易腐蚀,一两银白能够兑换1800铜币。
加上大明末期海禁出了名。
白银流入减少,民间又因为天灾人祸,使得民间储蓄暴增,白银从地底被开采出来,又用另一种方式埋入地下。
加上劣币驱逐良币,堡民好币储存,劣币拿来使用,更加使得市面充斥劣币与大明宝钞。
但是筹码不一样。
基本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色彩观感,声音,质地,都对于这世界的货币就是降维打击。
好歹也是发展数百年的博彩业。
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哪能行?
李田六见到筹码,顿时呆滞半晌。
他拿起筹码发现这种货币非常奇特,摸起来意外的舒服,摸得手痒痒的。
同时,在烛火下色彩丝毫没有褪去,印着数字还在烛光下闪烁,而筹码中心更是金光闪闪。
尤其沉甸甸的质感,哗啦啦清脆的声音,是高档艺术品。
李田六还误以为是乐器。
李田六忽然道:“这种东西可以卖,价格应该不低。”
江鑫闻言一愣,旋即道:“可以,我可以拿出百枚让你带去城中销售。”
李田六这时又说:“可是,借贷这些有什么用?”
“筹码可以兑换种粮。”
江鑫说话间,又再次拿出东西,脱毒土豆,甜番薯,以及抽奖剩余的番茄。
江鑫已经取出番茄的种子。
同时,他又说:“若是咱们击败五龙寨,也能获得高产的小麦种子。”
李田六看着番薯,他还是见识过,听说是可以入药的洋番,药铺有售。
只是看向土豆,“这个是?”
“土豆,一种果实埋藏在地下的作物,亩产保守估计能有三千斤,如今福建广东等地,已经有官员在推广了。”
马铃薯传入中华的具体年份尚无定论,但在明末清初的福建省,松溪县县志中已有其种植记录。
当时主要缺粮,于是土豆被当地官员硬生生推广。
所以,江鑫说的话一点也不假。
当李田六听到这话,顿时露出惊讶神色。
“亩产三千斤,这玩意能吃吗?”
“非常好吃,既可做菜,又能当主食,也能加工成军粮行军打仗,同时非常适合旱地。”
江鑫简单说道。
土豆的用处许多,除了既当菜又当粮,也能炸薯条味道一流,还能提取大量淀粉,甚至制作淀粉糖。
李田六表情古怪。
他相信江鑫的话,在他眼中这已经属于神仙粮食的范围了。
亩产三千斤,南方稻谷也做不到吧?
只有天上的仙粮才能做到。
若是土豆这种东西早早出现,龚店堡以及整个叶县哪会缺粮?
哪会闹饥荒!
然而,他根本不知道,土豆万历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北京率先种植。
只不过,当时人们还是将土豆当成盆栽,或者中药材,没有太把它当回事,直到后来福建大旱,闹出大饥荒,当地官员被迫无奈开始种植土豆。
但依旧上不了主流粮食,只有稻谷小麦才是主流。
然而,李田六并不知道。
旁边的甜番薯更是恐怖的存在,亩产3000~6000斤,也是在明末福建大旱时候,金学曾巡抚大规模种植番薯,成功赈饥荒。
至于在北方开始推广乃是1749年在山东胶州试验成功,开始走向全国。
不过那是清朝之后的事情。
此时,李田六对江鑫保证道:“老农李田六豁出性命,也要让龚店堡堡民种上这些粮食!”